
这杨瀚森到底怎么了,怎么着,开拓者那边是把他按在板凳上打算供起来当祖宗不成?今天那场球,我都替他着急,对手湖人那边残兵败将一大堆,他们都能赢,怎么着,跟开拓者这帮人打,就得这么艰难吗?罗威上场了,克林根也上了,我看他们俩在那儿折腾半天,也没见着有什么起色,可就是不让杨瀚森上去试试。
就看他一个人坐在第二排,镜头都懒得扫他,跟个局外人似的,感觉整个人都被孤立了,这NBA真是谁的态度好谁说话吗?看到艾顿那个数据,29分10个篮板,一年八百万多万美元,再看看杨瀚森,五百多万一年,这么一对比,艾顿这合同确实看着挺值的,年轻小伙子,上去还能有这表现。
人家央视当初说的为了中国市场,是为了中国球迷的钱,现在看来,这理由是不是有点站不住脚。小杨换了教练之后,上场时间本来就少得可怜,那些说为了中国市场,为了讨好球迷的说法,我怎么听着就有点别扭呢?要是没有中国市场的吸引力,就他那点儿实力,美国那边能看得上眼?我算是看明白了,中国球迷,又一次被他们给“涮”了。至于央视,只要有钱赚,哪管我们这些普通球迷心里什么滋味。
五十万美元一年都嫌多,这话说的真够狠的。
五百多万一年,还能坐第一排看球,这不就是实力的象征吗?
人家自己都不觉得尴尬,外人瞎操心什么。
就这么坐着,感觉心里憋屈不憋屈啊,你说你明明有能力,上去拼一把,怎么就这么被晾着,是不是哪里得罪人了?还是说,这只是一个漫长的适应过程,只是我们旁观者看得心急?
他们说为了中国市场,为了球迷,这句话我听着总是有点怪怪的。当初把杨瀚森带过去,是为了什么,难道就没点别的考量?如果说现在这个局面,是纯粹基于竞技层面,那也罢了,可加上了“中国市场”这个大帽子,就显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了。
你以为他们真的在乎球迷感受吗?还是利益的问题。当杨瀚森打出来,能吸引中国球迷,能带来流量和关注度,他们自然会说得好听。一旦他面临困难,或者球队战绩不佳,需要有人背锅的时候,小杨就成了那个最容易被牺牲的对象。
如果他没有“中国元素”这层光环,在NBA的残酷竞争里,有多少年轻球员能得到如此多的耐心和机会?或许,正是因为有了这层光环,才让他有机会站在NBA的赛场边,才让他能拿着那份合同,尽管现在机会不多。
有时候我在想,是不是他自己也有点“飘”了?就像之前有人说的,有点年轻气盛,态度上没那么端正,所以教练才不给他机会。但话又说回来,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错?给机会,让他在比赛中学习,在错误中成长,这不才是培养年轻球员的正确方式吗?
现在这样,完全把他晾在一边,等于是扼杀了他的成长。等到赛季结束,他要是依然没有多少出场时间,是不是又要找个新的理由,继续把他“冷藏”?这可不是培养人才的态度。
他们说央视的言论是为中国市场,我倒觉得,更像是为了向NBA那边表功,证明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。你看,我们推荐的球员,就算暂时没打出来,我们也是在努力推广。至于球员本人能不能得到公平的机会,那就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。
这件事情,看得我真是又生气又有点无奈。一方面,希望杨瀚森能有好的发展,能在中国球迷面前证明自己。另一方面,又不得不承认,NBA联盟的水很深,规则也是人家说了算。
到底是谁在操控这一切,为了什么所谓的“市场”和“利益”,牺牲了一个年轻球员的未来?这其中的弯弯绕绕,我们这些普通球迷,又能看懂多少呢?
也许,他真的需要一次机会,哪怕只是短短几分钟,让他去感受一下NBA的比赛强度,去和那些顶尖球员对抗一下。这样,他才知道自己离真正的差距还有多远,才知道自己需要付出多少努力。
否则,就这么一直坐着,他又能学到什么?除了看着别人打球,感受气氛?这可不是他去NBA的目的。
所以,下一次,当他们又开始鼓吹什么“中国市场”的时候,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清醒,少一份盲目?
这个赛季,还有多少机会给他?他还能不能扭转局面?
声明:个人观念点,结合其他网络信息写的,仅供参考。
配查信-我爱配资网-股票配资软件-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