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本文转自:朝阳日报
构建科学新生态 打好育人组合拳
市一高中被教育部确定为“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学校”
本报讯 (记者 郭凌)市一高中立足百年育人传统,以“五育融合”为核心理念,以“培育科学素养,点亮创新思维”为目标,紧紧围绕课程、教学、实践等核心内容,系统探索科学教育实施路径,全力打好育人渠道组合拳,取得显著成效。日前,该校被教育部确定为“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学校”。
创新课程体系,培养学生科学素养。推行基础课程校本化。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基础,重构科学教育学科类课程内容,开发《“任性”的物理》等12门课程,将科学教学思想融入课堂教学,实现了基础课程深度校本化。实行竞赛课程体系化。学校建立学科竞赛实践机制,重视拔尖人才培养。近三年来,该校多名学生在国家级、省市级竞赛活动中获奖,连续四年领跑朝阳市科学类学科奥赛。实现德育课程系统化。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科教学,将体育、美育和劳动教育融入日常教学,形成“五育并举”的育人格局。
革新教学模式,构建高效课堂。通过技术赋能、机制创新、文化重塑等方式对课堂进行结构化设计,实现减负增效。探索项目式教学+无制式教学模式,让学生主动建构学习体系,形成教学成果,实现知识迁移。坚持数字化赋能。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、实施智能化教学管理、探索智慧教学模式,提升教师数字素养,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搭建成长平台,提升教师素质。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。通过定期组织培训、研讨等活动,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。鼓励教师科研立项。近三年来,教师完成《“五育融合”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》《“三新”背景下高中物理大概念教学研究》等课题,发表国家省市论文14篇,市级以上优秀课9节,生物等4个学科荣获实验类市级优质课,地理教师刘凌杰荣获国家级优秀课一等奖,物理教师徐菁璐的“向心力演示器实验装置”申报国家专利。
整合教学资源,助力学生成长。高中高校协同育人。该校与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等4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,成为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。又成功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中学,与北京大学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。强化社会实践活动。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公益实践、城市环境美化及社区共建与服务基层等活动。
近年来,该校科创团队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屡创佳绩,科创项目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24项、省级奖项35项。在2023年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活动中,48人分别获得辽宁省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。2025年辽宁省“中学生英才计划”学生选拔结果揭晓,3名学生成功入选。2022年被评为“辽宁高校科学营优秀合作学校”;2023年,被评为“朝阳市科技教育创新学校”。
配查信-我爱配资网-股票配资软件-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