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25年,匡互生等先贤怀“教育救国”之志于沪上创办立达学园。百年风起云涌间,学校四更校名,五易校址,“立己达人”的精神犹如一颗种子,在教育的花园里深深扎根。10月25日,松江区立达中学迎来建校100年生日,遍布五湖四海的校友重回校园,见证“百年立达,弦歌不辍”的重要时刻。
时光回溯,情满校园
在校庆纪念大会上,一场名为《百年立达 梦启学园》的校史剧展演惊艳亮相,带领校友们坐上时光机,开启了一场穿越百年的奇妙之旅。匡互生、丰子恺、朱光潜、陶载良、刘熏宇等贤达仿佛“穿越”历史而来,与今朝朝气蓬勃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莘莘学子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精心编排的节目、似曾相识的画面,引得现场观众感慨万分,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。

1988届校友徐波作为校友代表发言表示,“从母校毕业已经30多年,经历了时代的洗礼和人生的历练,原以为内心即便有波澜也能不惊,不曾想,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留在了母校。”30多年前,他从原松江三中毕业时,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拂中华大地;而今,中国的发展、世界的格局已然翻开新篇章,松江区立达中学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开启了新征程。
立达学园校名中的“立达”,源自《论语·雍也》,意为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;“学园”,则寓学校犹如花园,教师犹如园丁。在吴春荣看来,立达学园创办人匡互生所提倡的“引发教育”“自由教育”“全人教育”“爱的人格感化教育”,以及立达学园所践行的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育、群育,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教育先驱,时至今日也依然适用。

1961届校友李德新特地从北京飞回松江,参加母校百年校庆活动。这位82岁的老人激动地告诉记者,60多年前,他考上了海军飞行学院,是母校和母校的老师改变了他的命运。“我是穷苦人家的孩子,交不起学费,多亏学校和老师帮我申请了奖学金……”
历史溯源,群英荟萃
100年前,匡互生怀“教育救国”之志,偕同陶载良、丰子恺、朱光潜、刘熏宇等贤达,于沪上创立了立达学园。
100年后,立达学园纪念馆在松江区立达中学竣工落成。在硕果飘香的时节迎来百年校庆,作为纪念馆筹建特约顾问,吴春荣和凌卫民两位老人百感交集。
吴、凌二位,一位年近鲐背,一位古稀有六。吴春荣曾连续六年任立达中学顾问,与立达学园创校先贤陶载良有着密切的交流;凌卫民则是“松江县第三中学”复名“松江区立达中学”后的首任校长,也是吴春荣的学生。


走进立达学园纪念馆,历史沿革、文化标识、教育思想、实践传承等内容一目了然,先贤名人大师的身影赫然眼前。除匡互生、陶载良、丰子恺、朱光潜、刘熏宇五位立达学园主要创办人外,还有丁衍庸、马思聪、方光焘、叶圣陶、白采、冯焕文、刘大白、刘叔琴、朱自清、陈望道、周建人、茅盾、郑振铎、夏丏尊、黄源、蔡希陶、陶瀛孙、周尧、梁灵光、奚原、叶至善等部分曾在立达学园任教讲学的教师及成就突出的学生。
吴春荣介绍说,历史上立达学园群英荟萃、人才辈出,但由于校史馆场地有限,只精选了58人。这些人物均在各领域内卓有建树、影响重大。据匡互生的女儿匡介人初步统计,单匡互生在校时的毕业生中,就有26人成为科学家、23人成为教育家、10人成为社会活动家、6人成为文学艺术家。
配查信-我爱配资网-股票配资软件-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