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年底,国家医保局公布去年结余比前年多了四百亿,但同时宣布以后不再公布住院率数据。这事让很多人都懵了,为啥医保账上有钱了反而不公开住院信息?医院医生议论纷纷,网上也传了很多说法。我在老家县城诊所实习时,听见护士长说现在收病人标准变严了,但具体咋变没人说得清。
卫生局发文件说是因为新政策开始执行。比如县医院门诊报销比例提高了十个百分点,要是去市里看病就得少报十五块。这直接让县医院接诊量涨了两成,但住院部床位反而空出不少。隔壁村李大爷上周发烧三天非得拖到第四天才去医院,他说现在住院要过很多关,手续麻烦就不想折腾了。
其实这变化背后是医保系统换了新办法。他们现在用个叫病种分值的系统,像感冒肺炎都有固定分数。医院收病人总分达到指标就能拿到钱,不分住院天数。省里试点城市一家中医院的院长透露,光系统里能识别的违规行为就有二十多种,比如不该做的CT检查都会被自动抓取。
最让基层头疼的是设备更新没钱了。之前靠住院病人回款维持的医疗设备采购,现在都卡住了。镇卫生院连最普通的彩超机都用了快十年,院长在局长群里吵了半个月也没批新预算。但大城市大医院也有怨言,有个三甲医院肿瘤科的医生抱怨DRG付费后,治疗晚期病人反而要赔钱,现在好多重病号都推给民政部门安置了。
最近冒出个新名词叫医保权益账单。有些地方开始试行人手一份电子账单,上面列着每年看病花了多少钱,哪些项目能报销哪些不能。不过要查别人的数据需要人脸识别,据说是为了防止诈骗。有新闻报道说有人伪造低收入证明骗医保,被抓的时候还剩八万多元没花完。
现在各地都在测试健康积分制度,要是定期体检指标合格,买药能便宜点。但具体怎么算分大家伙都不清楚,社区张大妈跑了三次街道咨询都没搞明白。有消息说这个积分未来会跟商业保险挂钩,但保险公司的人说至少还得等两年才能对接。
最近有条新闻说某医药代表因为篡改药品采购数据被逮住了,法院判决书显示涉及金额超过两千万。这案子里用到的大数据监控技术,其实就是现在管着全国医保的那些系统。他们能从上千万条记录里找出异常开药模式,比人工抽查效率高太多。
听说国家给每个省都配了专门的医保稽核队伍,拿着移动终端随时突击检查。上周卫生监督所突击抽查了三家私立医院,当场查封了两台违规购置的CT机。被查的医院负责人在法庭上说根本不知道采购条件变了,结果法官甩出厚厚一沓文件记录,显示他们收到通知有半年多了。
现在医保基金的流向开始转向预防,社区医院的疫苗接种补贴涨了三倍。我表姐在疾控中心上班,说现在进社区做慢性病筛查能拿到额外补贴,但要求必须用新系统实时上传数据。有个偏远乡镇因为网络不稳定,几次筛查数据上传失败,结果整个月的资金都被扣留了。
这事到现在还没完全弄明白,网上有人说这是为将来全民健康账户铺路,也有人说是在给分级诊疗腾空间。反正今年县医院大厅挂了新标语牌,写着"家门口看好病",底下小字是每天更新的各科室报销比例。路过时听见两个保洁阿姨嘀咕:"现在的钱是越来越不好花了。"现在这事还在持续,具体怎么解决还没定论。 #社会百态#
配查信-我爱配资网-股票配资软件-股票怎么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